助燃效应?
一、助燃效应?
应该是:阻燃效应是抑制或延缓材料燃烧的作用。
①吸热效应:具结晶水材料热分解释出结晶水而吸热,抑制材料温度上升;
②覆盖效应:生成稳定产物覆盖在材料表面起隔热和断绝空气补给;③稀释效应:大量产生不燃性气体使材料释出的可燃性气体被稀释到非可燃浓度范围;
④转移效应:改变热分解模式,抑制可燃气体的产生;
⑤抑制效应:捕捉燃烧连锁反应中的自由基,使连锁反应中止;
⑥协同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阻燃剂配合,使阻燃效果显著增强。
二、膨润土助燃吗?
膨润土只是一种粘结剂不能助燃。
三、纯碱助燃吗?
纯碱是碳酸钠(Na2CO3),它是不能燃烧的。
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
【化学式】Na2CO3
【分子量】105.99
【俗名】纯碱、苏打(Soda)
【外观】白色粉末 或 细粒结晶(无水纯品)
【口味】涩
【相对密度(水=1)】2.532
【熔点】851℃
【分类】强碱弱酸盐
【稳定性】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 ,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 和 Na2CO3·10H2O。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
碳酸钠易溶于水,是一种弱酸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制取】存在于自然界(如盐湖)的碳酸钠称为天然碱,在古代便被用作洗涤剂和用于印染。1791年开始用食盐、硫酸、煤、石灰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钠,是为吕布兰法,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劳动条件恶劣、产品质量不佳,逐渐为索尔维法代替。1859年比利时索尔维用食盐、氨水、二氧化碳为原料,于室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将它加热,即分解为碳酸钠,此法被沿用至今。1943年中国侯德榜结合中国内地缺盐的国情 ,对索尔维法进行改进,将纯碱和合成氨两大工业联合,同时生产碳酸钠和化肥氯化铵,大大地提高了食盐利用率,是为侯氏制碱法。碳酸钠用于肥皂、造纸、洗涤剂生产,用作冶金工业的助熔剂、软水剂。
碳酸钠的技术指标:
指标项目 指 标
(1类) (2类) (3类)
总碱量(%) 99 98 96
氯化物(%) 0.5 0.9 1.2
水不溶物(%) 0.04 0.1 0.15
铁(%) 0.004 0.006 0.010
硫酸盐(%) 0.03 0.08 ---
烧失量(%) 0.8 1.0 1.3
【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像术和制医药品。
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化学工业用于制水玻璃、重铬酸钠、硝酸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
【禁配物】强酸、铝、氟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毒理学资料】
LD50:4090 mg/kg(大鼠经口)
LC50:23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腐蚀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四、氩气助燃吗?
氩是目前工业上应用很广的稀有气体。它的性质十分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
在飞机制造、造船、原子能工业和机械工业部门,对特殊金属,例如铝、镁、铜及其合金和不锈钢在焊接时,往往用氩作为焊接保护气,防止焊接件被空气氧化或氮化。
氩气为惰性气体,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是,如果工业使用后,产生的废气则对人体危害很大,会造成矽肺、眼部损坏等情况。
虽然是惰性气体,同时也是窒息性气体,大量吸入会产生窒息。生产场所要通风,并且,从事与氩气有关的技术人员,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五、甲醇助燃性?
甲醇不具备助燃。它本身是燃料(被氧化),只能说易燃,氧气助燃。
甲醇(Methanol)又称羟基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其化学式为CH3OH/CH4O,其中CH3OH是结构简式,能突出甲醇的羟基,CAS号为67-56-1,分子量为32.04,沸点为64.7℃。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六、氢气是否助燃?
助燃性是一种氧化性,氧化性就是得电子。而氢气大部分是失电子,所以没有助燃性。氢气的化学式为H2,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也是已知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氢气被钯或铂等金属吸附后具有较强的活性。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化学性质),如:2H2+O2=点燃=2H2OH2+Cl2=点燃=2HClCuO+H2=加热=Cu+H2O
七、什么液体助燃?
自己能燃烧的液体而不用助燃的液体应该是没有,但是在液态的时候能和空气燃烧的气体到有比较多的,比如酒精C2H5O2,汽油,煤油之类的混合物,一般大部分的有机物分子式中C的数量比较多的都可以燃的。
C6H6苯等芳香烃、5-16个碳原子的烷烃、香蕉水C7H14O2之类的。液体氧化剂,尤其是高能氧化剂不是太多,比如:过氧化氢,四氧化二氮。
其实这些都是火箭燃料。
八、氧气助燃吗?
一般来说氧气具有助燃性,要因各种具体的环境和具体的物质来看,一种物质可以使另一种物质在某种条件下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其就具有助燃性。
比如最常见氧气就是一种最常见的具有助燃性的物质。对于木炭来说氮气就未必就具有助燃性啦,因为木炭不太容易和氮气反应,但对于木炭来说氧气就就是具有助燃性的。所有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九、苯助燃吗?
苯非助燃物而是易燃物。
苯(Benzene)一种碳氢有机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分子式是C6H6,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苯环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学式也可写作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其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十、酒精怎么助燃?
酒精可以用氧气助然,酒精灯可以用%95的医用酒精,还可以用%99.7的无水乙醇,酒精灯的棉线是灯芯,可以用棉纱线拧成条状,插进灯芯管中。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酒精的熔点很低,是-117.3℃,常温下不可能是固体),而是将工业酒精(乙醇,C2H5OH)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固体型态。使用时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燃烧时无烟尘,火焰温度均匀,温度可达到600 ℃左右。每250 g可以燃烧1.5小时以上。
然而,酒精块并不安全,劣质酒精块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当工业酒精的外部开始燃烧时,内部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温度并且没有足够的氧气与其充分反映,可在近外部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在内部或近内部,由于温度升高,凝固剂逐渐丧失性能,可以使晶体存在的甲醇挥发,或产生甲醇蒸汽,伤害人的眼睛。不信,可以尝试,会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扑面而来,并且由于受热,向上部飘散。
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严查酒精块制作黑窝点。